我的大学我的家

我的大学我的家

    2013-04-07 16:55:12 来源: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          浏览数:0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软件1201  秦安
    对于生活在青岛农业大学的很多学子们来说,生活给他们上演了一场比如今的翻拍大片还要荒诞的场景,先是最坏的结果,辛辛苦苦寒窗十数载,只换来一个比二本线多一点的高考成绩,然后精挑万选的大学也是被别人给捷足先登了,最后是开学的时候,和很多大学的新生老生坐在一个车上,我们的底气确实是非常的不足啊。
    到了这所只能在青岛称得上中线水平的大学,主打农业的性质,很不出意外的印象平平,对此,我到没什么反感,毕竟自己的母校再烂再不入流顶多就是自嘲一番,怎么也是轮不到外人来挖苦讽刺的。既然我选择来到这儿,那么再多的不满也是会因为他将是我的母校而自豪!
    我是提前一天来到的学校,距离学校正式的开学迎新还有一天。整个大学体现更多的这是学术氛围的浓厚,当时也是下午6点,伴着青岛农业大学校园之声广播电台的舒缓音乐,主楼前面是有很多很多在拿着各种书本学习的学长学姐们。
   青岛农业大学的人情味当然是要从一个大二学长常乐鹏说起,当我大包小包的走进大学校、一脸茫然的时候,常学长从大润发买衣服回来,主动打招呼:“你是大一新生吧?那个专业的?”
   “我是软件专业的,学长你好。”
   “软件的呢,咱们都是理信学院的,嗯,你跟我来吧,咱们学校也是不小的,找地方也是很麻烦的。”
   “好的,太感谢了。”
   “呵呵,应该的,咱学校可以有好多不好,但人情味确实十足的。”
    一个漫长的入学流程,让我看到了咱们大学十足的经验。学院学生会有条不紊的核对信息、输入信息、分配宿舍……彰显了学生工作的力度和精确度。更是当我学费上缴出现问题时,学长不辞辛苦的领我跑了多个地方,在最短时间把一切问题简化,转而解决。当我和我的包裹一起被学长带到我的宿舍时,学长很迅速的消失了。何为消失,那便是他不曾留下任何多余的信息,我的一声谢谢都没来到及去说。
    对于宿舍,我还是比较满意的。6个人,6张桌子。宿舍已经来了4个人了,有2个人在收拾床铺,想必也是刚到没有多久,后来得以证实。对于我的到来,几个舍友给予了很热情的欢迎。使我在最短的时间里整理好了床铺,熟悉了环境。
    学校对于新生的工作做的很是充分,至少从可以想到让有能力的学长担任新生班级的班主任助理,从而可以让新生更快更舒心的融入这个学校体现的淋漓尽致。事实正是如此,班助的帮助,无疑给我们这些新生带来了学习和生活上可以留存的美好记忆。通过他们,我们认识了很多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需要寻求帮助的学长和老师。可以说,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课就是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的。
    大学的班主任多了大学的精神劲头和快乐的因素,少了高中的死板。并且姜老师的多年的经验和十足的干劲让我们这个班的生机盎然。
    正如班助说的那样,大一上学期,活动真的很多,但正因此我们得以以最快的速度走进我们心目中的大学,并且不再后悔。就像虽然很多事情不赞同但表示可以理解并且接受。
    生活多的是平淡无奇,少的是跌宕起伏。当大学生活走入正轨,我们感受到的是浓厚的学习风气呢。每天天未亮,图书馆门口便排起了长队,那是为了能找一个真正可以进步的学习环境,哪怕我们是大一,也是常常感叹自习室都上了3位数,但还是不够用呢。
  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大学这个小的社会,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去拼杀。其实就是别把简单问题复杂化,聪明的孩子就要做减法,大智慧的孩子甚至会做除法。一个上升的姿态比什么都重要。有这些,我们足以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。
    大学是最好的时代,也是最坏的时代。来时,是我以学校为荣,当走时,那是要奔着学校以我为荣的目标出发的。